統計數字
4,005間「商界展關懷企業/機構」與480間社會服勝機構,產生5,126個提名,當中1,260間,超過3成的企業/機構已連續支持企業社會責任達10年以上,其中107間更達18年!
透過它們在社區的伙伴合作,4億港元捐款支持不同社會項目:
- 22萬小時義務工作;
- 9千個以上的就業或試工機會予弱勢社群;以及
- 2成多企業/機構支持社企,共惠顧5,000次
- 涉及金額近720萬港元!
2019/20獲獎公司 / 機構數目4,005間
- 186間
有出版獨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 119間
有成立慈善基金會 - 375間
上市公司
由2002/03至2019/20年度獲頒標誌的公司/機構數目(間)
2019/20獲獎公司/機構總數: 4,005
- 1年:617[15%]
- 2至9年:2,128[53%]
- 10年:137[3%]
- 11至14年:708[18%]
- 15至17年:308[8%]
- 18年:107[3%]
提名機構統計

2019/20提名機構總數: 480
提名總數(合作): 5,126
提名總數(合作): 5,126
提名機構服務性質
- 文化康樂及體育
48[10%] - 勞工
20[4%] - 青少年
246[51%] - 兒童
231[48%] - 社區
199[41%] - 教育
183[38%] - 長者
180[38%] - 復康
78[16%] - 國際及跨境服務
52[11%] - 醫療
74[15%] - 環保
75[16%] - 婦女
111[23%] - 其他
128[27%]
符合「關懷社區」評審準則(%)
- 鼓勵義務工作
2,966 (74%) - 樂於捐助社群
3,475 (87%) - 傅授知識技術
1,141 (28%) - 支持弱勢社群就業
1,391 (35%) - 支持社會企業
948 (24%)
鼓勵義務工作
年度 | 義工服務總時數(小時) <約數> | 曾參與義務工作之公司/機構數目(間) |
---|---|---|
2013/14 | 231,740 | 2,230 |
2014/15 | 180,710 | 2,445 |
2015/16 | 208,252 | 2,639 |
2016/17 | 213,884 | 2,838 |
2017/18 | 208,524 | 2,932 |
2018/19 | 219,895 | 3,147 |
2019/20 | 215,111 | 2,966 |
傳授知識技術
年度 | 曾傅授知識技術之公司/機構數目(間) |
---|---|
2013/14 | 1,096 |
2014/15 | 1,092 |
2015/16 | 1,157 |
2016/17 | 1,147 |
2017/18 | 1,144 |
2018/19 | 1,216 |
2019/20 | 1,141 |
支持弱勢社群就業
年度 | 培訓/試工機會及工作崗位予殘障/弱勢社群之數目(個)<約數> | 曾提供培訓/試工機會及工作崗位予殘障/弱勢社群之公司/機構數目(間) |
---|---|---|
2013/14 | 9,809 | 1,082 |
2014/15 | 8,153 | 1,043 |
2015/16 | 9,866 | 1,267 |
2016/17 | 9,637 | 1,245 |
2017/18 | 8,847 | 1,278 |
2018/19 | 10,352 | 1,464 |
2019/20 | 9,233 | 1,391 |
支持社會企業
年度 | 曾購買社會企業產品的公司/機構數目(間) |
---|---|
2013/14 | 557 |
2014/15 | 647 |
2015/16 | 690 |
2016/17 | 685 |
2017/18 | 764 |
2018/19 | 923 |
2019/20 | 948 |
義務工作的服務對象
- 兒童及青少年
1,780[44%] - 長者
1,411[35%] - 家庭及社區
1,125[28%] - 復康及殘疾人士
954[24%] - 新來港人士
223[6%] - 少數族裔
102[3%] - 其他(例: 動物、露宿者)
836[21%]
曾購買社會企業產品或服務次數的公司/機構(間): 4,834
- 零售產品
301[32%] - 培訓
160[17%] - 清潔
38[4%] - 飲食
266[28%] - 顧員支援計劃
93[10%] - 顧問服務
111[12%]
符合「關懷員工」評審準則(%)
近 30% 的公司/機構為其員工提供以下措施/政策
- 舉辦年終旅行
1,187 - 提供人際關係講座
865 - 提供緊急財政支援
851 - 實施彈性工作地點
1,070 - 提供惠及員工家人的保險計劃
1,018
約有 50% 公司/機構為其員工提供以下措施/政策
- 提供員工家庭康樂/公益活動
2,185 - 注重職業安全和健康措施
2,445 - 提供員工培訓課程
2,160 - 提供健康講座/體育活動
2,012 - 提供高於《僱傭條例》要求的侍產假
2,107 - 實施彈性工作時間
1,903 - 提供減硅訓練及活動
1,921 - 支持母乳餵哺
2,065
2018/19-2019/20期間,有顯著上升的措施/政策
- 提供長者照顧服務,例如陪診、照顧者輔導支援等
149[2018/19] > 211[2019/20] ↑42% - 提供僱員輔導服務
966[2018/19] > 1,245[2019/20] ↑29% - 實施彈性工作地點
902[2018/19] > 1,070[2019/20] ↑19%
其他自發性的創意措施
- 手提電話費津貼
- 懷孕人士於黃雨、一號風球以上可自行選擇在家工作
- 護脊錦囊講座
- 瑜伽課減壓
- 免費證婚服務
- 減肥計劃 / 戒煙計劃
符合「關懷環境」評審準則(%)
- 實施有效的環保措施
3,930 (98%) - 環保生產過程
2,803 (70%) - 減碳措施
3,467 (87%) - 環保伙伴合作
1,238 (31%) - 環保標誌或認證
1,015 (25%)
- 取得環保標誌或認證的公司/機構總數
- ISO
- 香港Q嘜環保管理計劃
- 香港環保卓越計劃
- 低碳製造計劃(LCMP)/低碳辦公室計劃(LOOP)
約 50% 的公司/機構實施以下環保措施/政策
- 提供電子帳單或電子月結單服務
1,631 - 使用循環再造或保護環境的物料工具
1,845 - 使用可循環再造的印刷品及包裝物料
1,842 - 鼓勵員工或顧客參與減低碳排放的行動
1,753 - 使用低碳工具 (例如:LED燈、混合動力汽車、電能汽車等)
2,664 - 減少廢物及採用4R措施
3,581
近 30% 公司/機構實施以下環保措施/政策
- 將環境保護政策及措施納入營運模式中、特設專責員工或部門負責監督環保管理系統
965 - 支持環保團體/慈善機構所舉辦的活動
978 - 主動回收對環境有害的電子產品/電器產品
1,161
其他自發性的創意措施
- 除休息室外,辦公室於午膳時間全面實施關燈一小時
- 公司互聯網增設二手物品轉贈平台,鼓勵員工將物品循環再用
- 辦公室內非經常性使用的地方均採用燈光感應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