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
延展關懷 持續發展
日期: 2019-07-30
延展關懷 持續發展
「永續營商」前高級經理Simon Lee
為培養企業公民意識,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2002年設立「商界展關懷」計劃,幫助企業和非政府機構締結社區夥伴關係。多年來,隨著企業界的企業社會責任計劃變得更加細緻嚴謹,「商界展關懷」計劃已納入更廣泛的企業社會責任範疇,涵蓋社區、工作間、環境這三大支柱。
現時,獲頒「商界展關懷」和「同心展關懷」標誌的公司和機構已超過3,000間。部分公司和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和常規已取得重大進展;很多都渴望了解下一步應何去何從。有見及此,我們在去年夏天推出一項新舉措「永續營商」,幫助這些公司和機構完成從「展關懷」邁向「可持續」的旅程。
我們認為,可持續發展基本上要求公司把社區活動所體現的關懷原則,延伸到公司的核心業務。
首先,這意味著企業須以負責任的態度經營業務 — 傾聽持份者的關注;應對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以及建立匯報和管治機制,確保事事清明,並體現問責精神。
在這方面,我們已看到香港企業界近年取得了重大進步。很多大公司現已根據國際GRI標準匯報環境、社會和管治表現。香港交易所最近修訂上市規則後,所有上市公司現在必須披露有關環境、社會和管治政策和表現的資料。
當然,單靠披露資料並不能保證能夠改善環境、社會和管治表現,有關資料必須經過質詢和比較的過程。因此,我們很榮幸能與理工大學合作,在去年推出首個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我們邀請更多公司使用該指數作為評估本身表現的框架。
要把關愛精神融入核心業務,第二個重大關鍵是採取更具包容性的方針。在某種程度上,這涉及創造職位 — 就是使就業市場和供應鏈更加多元化,以達致人盡其才的目標。
我們很高興與港鐵合作,在2016年9月舉行了全港首次以就業門徑為主題的跨界別峰會。該峰會標誌著跨界別對話的開始,以共同應對複雜挑戰,幫助年輕人成功發展事業。我們很高興港鐵透過其「Youth Connect」計劃,繼續進行這項意義非凡的工作。
在年齡層的另一端,香港很多企業都需要思考他們怎樣能為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創造和諧共融的社會和經濟。我們感謝社創基金和其他機構在香港努力推廣「創造共享價值」的理念;我們鼓勵更多公司從「長者角度」出發來開發產品和服務,作為實踐此理念的第一步。
最後,要成為真正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不僅要應對現狀,還要求改變心態及使公司上下在環境局限下,專注創造長遠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像香港這種發展一日千里的社會,這可能會構成特殊挑戰。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諸如安永、普華永道等主流顧問公司均指出將會影響企業長遠成功發展的全球大趨勢。隨著更多亞洲公司醒覺到眼前重大的新挑戰和機遇,難怪BSR和Forum for the Future等專業顧問公司都已在香港或區內其他地方開設辦事處,拓展業務。
在國際舞台上,我們非常感謝RICS和WSP等行業協會和行業顧問公司的努力,這兩間公司為其從事的行業確立了未來願景。在香港,這種領導力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要實現以上所有目標,並非易事。從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附加產物」邁向全面整合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高級管理層的積極支持,更需要商界長期的參與和文化變革。
談到實踐可持續發展的誘因,雖然個別員工和業務單位往往只以短線的收益和成本目標為著眼點,但我們仍有理由感到樂觀。我們從參與「商界展關懷」計劃的公司數目了解到,香港許多企業東主和僱員均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在香港,家族企業的比例相對較高,資本市場的短線目標對它們較不容易構成負擔。
作為一個全球交易和投資中心,香港匯聚不少大企業,而這些大公司對價值鏈中的許多人士和公司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作為全球各路技術人才的大熔爐,香港擁有制定世界級創新解決方案的獨特能力。
當今企業界面臨的挑戰錯綜複雜。企業東主,尤其是小企業東主,需要付出極大的熱誠和決心,以負責任、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式克服這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