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ESG小知識 - 全球視野下的 B Corp:香港中小企如何走得更遠?
日期: 2025-03-20
近年企業紛紛標榜ESG成就,卻頻現「漂綠」爭議。2023年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調查發現,過半「可持續發展基金」的宣稱與實際投資存在落差;日本金融廳亦對多家企業的減碳成效聲明發出整改令。當「可持續發展」淪為行銷話術,第三方認證便成為驗證企業真章的重要依據。
在芸芸國際認證中,B Corp(共益企業)以嚴謹而全面見稱。它從五大維度 — 環境保護、員工福祉、社區連結(含供應商)、客戶影響、企業管治 — 進行量化評估,要求企業不僅日常營運要落實良好治理,有效管理對持份者與環境的影響,更須透過核心業務創造實質社會價值。要通過這項被譽為可持續發展企業標竿的認證,企業必須在200分制評估中取得80分以上,並每三年接受重新驗證,確保持續進步。
然而,B Corp 不只是一個認證標誌,它的本質是一場全球企業革新運動: 當可持續發展實踐與核心業務無縫融合,社會使命便能成為驅動創新的引擎。目前,全球共有逾 9,500多家獲認證企業(2025年2月數據)共同踐行「商業向善」理念,證明盈利與社會使命能相輔相成,帶動更多企業以更負責任的方式經營。
香港現有三十多家 B Corps,大多是初創及中小企業,如主打無毒清潔用品的 Hyginova、堅持選用可持續木材製造家具,並通過維修服務延長家具壽命的 TREE、建構使命型人才中介平台的 Work For Impact,以及培育具社會意識人才的培訓公司Knowmium。作為香港首批 B Corps,PIE Strategy 自 2017 年創立起,便以認證標準自我鞭策;並在本地 B Corp 社群中結識各行各業的「同行者」,見證本地B Corp社群共同成長,更與「商界展關懷」企業形成協同效應:前者側重國際標準的系統化實踐,後者深耕本地社區關係,兩者皆為推動商業向善的關鍵力量。
整個 B Corp 認證過程猶如企業的深度體檢,從社會影響力評估、營運效率優化到品牌信任的建立,推動企業由「合規」邁向「創造價值」。對初創及中小企而言,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第三方驗證能提升可信度、吸引理念契合的員工、客戶、投資者與合作夥伴。隨着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與日俱增,透過系統化檢視社會與環境影響,將可持續性深植商業基因,既能提升競爭力,亦可開拓更多業務機遇。PIE Strategy 聯合創辦人
陳琦 (Natalie Chan)
以上ESG小知識由「商界展關懷」計劃知識及策略伙伴PIE Strategy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