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年度「商界展關懷」計劃 - 現已開始接受申請
誠邀各機構參與成為2025/26「商界展關懷」計劃持份者參與活動 -「主題導向 ‧ 同行共學」合作伙伴
2024/25年度「商界展關懷」計劃 - 提名機構名單 (慈善團體)
2024/25年度「商界展關懷」計劃 – 表格A最新安排

最新消息

ESG小知識 - 東盟全新《綠色價值鏈行動指南》對香港的啟示

日期: 2025-05-30

2,370 億美元——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估算,若東盟出口型中小企未能及時綠色轉型,可能損失如此龐大的潛在收入。中小企在東盟經濟舉足輕重,於部分成員國貢獻 60% GDP 85% 就業。香港情況同樣貼近:本港 98% 企業 屬中小企僱用 45% 私營就業人口,面對的市場壓力亦勢將臨門。


PIE Strategy 最近擔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亞洲開發銀行(ADB) 及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出版的《東盟綠色價值鏈行動指南》研究夥伴及主筆。該指南於四月的「東盟財長及中央銀行行長會議」期間發布,彙整馬來西亞 GVC 混合融資試點 經驗及逾 50 位政府、金融與產業領袖深度訪談,點出三大痛點:

  1. 商業誘因不足——當監管機構與買家均未要求碳數據,老闆很難看到短期回報;
  2. 能力缺口——排放係數像「火星文」,即使有免費工具,中小企也無從下手;
  3. 標準混亂——多重框架並存,供應商難以判斷哪個才「算數」。

在更新「商界展關懷」計劃的焦點小組中,香港中小企亦表達了類似疑慮。


六大槓桿──兩個即時可行的小步驟

行動指南將解決方案歸納為六大槓桿(監管、金融、供應鏈帶動、傳訊、數據、創新)。以下兩招,可讓香港企業快速起步:

1|買家帶動
大型企業可在採購訂單加入簡易碳披露條款,例如「首年申報範圍一、二排放,第 3 年涵蓋範圍三」,並分擔軟件或審計的起步費。供應商得到清晰路線圖,買家亦取得日益重要的範圍三數據。

2|把碳指標「貨幣化」
把排放係數當作匯率:耗電量 × 係數 = 二氧化碳當量(kg CO₂e)。先從用電、固定燃料及車用燃料著手;用「夠好」而非「完美」做起,先量度才有改進空間。

企業亦可引導供應商參與升級版「商界展關懷」計劃,利用免費資源及培訓提升碳與 ESG 知識,進一步鞏固以上兩項成果。



指南
[link: https://piestrategy.com/gvc]亦詳細拆解其餘四大槓桿——漸進式綠色融資、以利潤為本的訊息、數據平台協調及創新試點。期望這些洞見能在香港政府、金融界與商界之間引發深入對話,共同營造有利環境,驅動中小企在維持短期盈利的同時,為未來競爭力及本港整體韌性加分